封建王朝的内外朝是怎么回事?-即刻棋牌
最新回答(2条回答)
外朝就是科举选出来的大臣担任的官职。 内朝是太监的官职
外朝是以宰相为统领的百官系统,内朝是与皇帝亲近的外戚、宦官、亲信等。外朝是法律意义上的政府,但没有实权,内朝是皇帝的私人班子,没有正式的编制,但却握有实权。
内朝与外朝的产生,源于皇帝与宰相百官的居住方式不同。即:内朝人员居住皇宫之内,平时和皇帝生活工作在一起;外朝人员居住在皇宫之外,平时较少与皇帝接触。
内朝(皇宫)包括宫中和后宫两部分,宫中也称前廷,它设有一些为君主服务或佐助办理政务的机构和人员,因位居宫中,地处中朝,故常称这些机构和人员为宫中官等。而后宫则是君主和后妃们日常起居的地方(因门户有禁,故称禁中,后改为省中),它设有一些为皇帝和后妃生活服务的机构和人员,常称为省内官、省官、禁官、禁省官等。
宰相和中央各政务机构都设在皇宫外,故称为外朝官、外廷官等。他们上朝时到皇宫前廷(朝廷),下朝后则回到自己的办公地点——府衙。
按照与皇帝居住的远近划分,与皇帝接近的人分为三类。
一是后宫的后妃、女官、宦官等,他们离皇帝最近;
其次是宫中的亲信秘书人员;
三是居住离皇帝最远的是皇宫外的外朝、外廷的宰相百官。
前两类可以概括为内朝官,其中宫中官承担着宿卫、生活服务、佐理朝政、执行政务等众多的职责;后宫官主要是为君主和后妃生活服务的,主要是宦官和女官。第三类可以概括为外朝官,具有法定编制,是国家行政事务的主体,管理着国家各种事务。
但是,从法律地位来说,生活地点距离皇帝最近的后宫官,地位却低于宫中官;宫中官的地位又低于居住离皇帝最远的外朝官。
这样的法律规定,就对皇帝提出了一个要求:不要同居住与自己最近的后宫官、宫中官商定军国大事,而应该同居住离自己较远的外朝官决定军国大事。但皇帝是常人、而非圣人,由于后宫官和宫中官生活工作地点离皇帝最近,而外朝官生活工作地点与皇帝较远,皇帝久而久之必然对后者日久生情,格外信任,而对外朝百官疑神疑鬼、不放心,加之外廷官晋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,向皇帝提供信息仅靠正常的朝仪觐见渠道,必然较为缓慢,于是便被认为不够得力。
于是,从西周王朝(亦有认为从汉武帝)开始,君主便将处理机要事务的责任逐渐转移到内廷,使用少府属下在内廷主管收发文件的尚书掌管机要,同时又将一些亲信外朝官封以加官之号,使他们在宫中行走,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,大大提高了宫中官的地位。而宫中官本身设在宫中,与君主较近,就比外廷官容易得到君主的信任,辅政机构从这里产生也就在情理之中。
同样,后宫官虽然多是宦官和女官,但离君主最近,朝夕相守,也最容易取得君主的信任 ,将权力转移过来,出现宦官当政或外戚当政。
在封建统治者内部的斗争中,一般表现为:在宫中官与外朝官的斗争中,与君主居住较近、感情因而较为亲近的宫中官多占据主动;在宫中官与后宫官的斗争中,后宫官由于离皇帝最近而容易占据上风;这三个圈子的官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排挤制约、勾结利用的关系。在外朝官把持国家朝政时,作为实力较弱的后宫官和宫中官,只是凭借其“朝夕在人君左右,出入起居之际,声音笑貌,日接于耳目”的便利条件,以莫须有的罪名来陷害外朝官,而外朝官却利用行政地位以国法绳之。当后宫官、宫中官把持朝政时,外朝官横遭凌辱的事情也会经常发生。
这三个层次和圈子的官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互排挤和制约的关系,也存在着相互利用和勾结的关系。造成三层次官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的根本原因,就是官僚们想获取最大权力,而赋予他们权力的是君主。所以,只要能依恃君权,便可以“一人之下,万人之下”。因此,三个层次和圈子的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始终是围绕君主和君权的。他们都希望能得到君主的庇护,用各种手段从君主那里分取更多的权力,并且为自己的权力提供法律的依据。
一部中国古代行政法制史,就是非法定的内朝(后宫官、宫中官)不断取代法定的外朝(以宰相为首的外朝官)的历史,即原来的内朝由于得到皇帝的信任,代替了原来的外朝,搬到了皇宫外去居住办公,变成了新的外朝。皇帝又在皇宫内设置新的内朝,久而久之,对外朝不再信任,再用内朝取代外朝,如此循环不已。根源就在于中国古代的分官设职,是按照人们与皇宫的远近进行的,近的人容易愈来愈被皇帝信任,远的人则容易愈来愈被猜忌。虽然皇帝可以不断地以内朝的后宫官、宫中官取代原来外朝的宰相,但由于皇帝经常足不出皇宫,大都不愿意辛辛苦苦地到宫外的宰相府衙办公,而宰相为首的执行系统官僚也不可能都住到宫中,这种空间上的距离,使得一定要在皇宫外建立宰相为首的官僚系统,来执行他的决定。但又是这种空间上的距离,使得皇帝久而久之猜忌外朝宰相。因此,这种远离天下为公、缺乏人民当家作主的封建制度不可能长治久安,跳不出黄炎培总结的“历史周期率”。